浏览数量:1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5-20 来源:本站
中国科学院学部第十届科学教育国际论坛
八卦洲中心小学分会场:田野间的科学教育新探索
2025年5月1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第十届科学教育国际论坛八卦洲中心小学分会场正式开启,一场兼具趣味性与启发性的科学教育盛宴由此展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教育专家汇聚于此,沉浸式感受校园浓厚的科学氛围,共同见证创新科学教育实践的亮眼成果。
活动伊始,各国科学教育专家前往八卦洲百合实验基地进行实地考察。随后,专家们分别于百合实验基地和八卦洲中心小学“陌上教室”,聆听了两节别具一格的“田野里的科学课”。
在杨老师执教的《探秘百合》课堂上,孩子们通过“看、闻、摸”多维度观察百合,深入了解其特征,并动手绘制百合名片。专家们也兴致勃勃地加入观察行列。在展示环节,孩子们手持精心绘制的名片,自信地讲解百合的花、叶片、茎等器官特征,积极互动的场景让课堂充满活力。
滕老师带来的《土培or水培?》课程同样精彩纷呈。滕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土培与水培的奥秘。学生们化身为“小小科学家”,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生菜在不同培育方式下的生长变化,在实践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八卦洲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蒋宁的引领下,专家们走进学校田野教育实践基地。蒋书记向专家们介绍了学校的“田野教育”旨在让教学场所从教室走向田野,让教学内容从教材走向儿童生活,让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探究,让乡村儿童既有乡野特质也有现代文明素养,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世界眼光。而化身“小农夫”的学生们则热情地向专家介绍“八野种植基地”里的枸杞、芦蒿、菊花脑、马兰头等八卦洲特色野菜。田埂边,头戴小红帽的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代表的指导下,分组开展挖土豆、捡土豆活动,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科技大棚内,学生们在布艺、拓印、剪纸、农民画等精品社团的作品琳琅满目;植物种子、传统农具、应季水果蔬菜、水培生菜、土培蔬菜等展品,生动展现了现代与传统农业的完美交融。
随后,专家们在学校领导陪同下参观了校园。专家们对学校取得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等十二项实现栖霞教育历史性突破的重大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赏。校园内正在开展的集体舞、篮球、足球、农民画、龙舟等社团活动,吸引了嘉宾们驻足观看。专家们还与师生亲切交流,深度了解学校科学教育开展情况与特色成果。
青少年科普专家戴伟教授参观后有感而发:“学习科学的意义并非局限于考试,而是要培养科学思维,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所学校极具特色,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动手实践机会。这里的学生享受着优质教育,个个开朗快乐。希望更多学校的学生都能拥有这样的学习体验。”
最后,论坛会议在学校大礼堂隆重举行。专家们结合听课、观摩和参观的切身体会,围绕科学教育理念、方法、实践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现场思维火花不断,气氛热烈非凡,为八卦洲中心小学乃至科学教育领域带来全新思路与启发。
此次科学教育国际论坛分会场活动,不仅为八卦洲中心小学师生搭建了与专家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更为学校科学教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八卦洲中心小学将持续深耕科学教育领域,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小小科学家” 。